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血糖控制的不好、得了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尿病病友,大多用了错误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
我总结了10个常见错误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分享给大家。
许多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盲目乐观,认为药物有依赖性或伤肝伤肾,坚决拒绝药物治疗,追求饮食控制和运动,有的甚至连饮食运动也不改变,既不用药,也不检测血糖,让其任意发展。
此时,血糖会肆意妄为损害着全身的血管和神经,等到几年后肾病等并发症已经出来了,才去用药。
真是为时晚矣。
对待糖尿病,不能无为而治。
研究发现,餐后从事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有效降低餐后2小时的血糖峰值,改善餐后高血糖和血糖偏移的情况。
日常做家务并不能达到运动的效果,要想有效控制血糖,还需要额外从事一些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
运动锻炼时,要达到微微出汗,能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
许多病友认为糖尿病就是不吃含糖的食物,甜的食物、水果都不能吃,其实不然。
原则上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吃,但都不可多吃。对于糖友的饮食控制的是总能量,而非只是糖。
体内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物质为糖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每克葡萄糖和蛋白质在体内均会产生4千卡能量,而每克脂肪产生9千卡能量。三者在体内可相互转换。因此哪一类多吃都不可以。
仅少吃粮食是不够的。
肉、蛋鱼虽含糖量不高,但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可转变为脂肪, 还有一些食物,比如土豆、南瓜、地瓜、北方人喜欢吃的粉条类,都是含能量比较高的。
还有富含油脂的坚果类食品也是高能量,30粒花生相当于1勺油匙,因此能榨油的和油炸的统统都要控制。
水果促进消化,平衡人体酸碱度,果胶果糖钾元素维生素及其比例对人体有一定重要意义,而且现在有研究发现吃水果的糖友要比不吃水果的糖友血管神经并发症出来晚一些,因此两餐间加一些水果很有必要。
但要多选择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柚子、草莓、苹果、梨等。
有些患者在需要胰岛素治疗时,总是顾虑重重,好像打上胰岛素病情就非常严重,而且总是有一种匪夷所思的逻辑,就是打上了再也停不下来了,这是错误的。
在下列一些情况下需要及时起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较高,口渴、多饮、体重减轻症状比较典型时,这种状态提示我们体内的胰岛细胞已经非常疲惫,必须给予它外源性的胰岛素,帮助它充分休息,然后它才可以精神百倍的再次投入工作。
甚至有一部分患者在停用胰岛素后一段时期内需要药物治疗血糖完全恢复正常,我们叫糖尿病的蜜月期。
因此,胰岛素没有依赖性,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加上去待病情稳定就可以根据情况逐渐减量至停用。
另有一部分糖友,认为胰岛素没有不良反应,在不需要胰岛素治疗时强烈要求打胰岛素。
其实胰岛素的应用除了不方便外,还有一些短期与长期的不良反应,比如过敏反应和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水肿、屈光不正和视网膜病变加重、低血糖,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等。
因此,胰岛素是把双刃剑,需要应用时要当机立断,但绝对不是多多益善。
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机理各不相同,体内的代谢途径也不相同,有些主要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的药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糖苷酶抑制剂、SGLT-2 抑制剂)。
比如二甲双胍既不伤肝也不伤肾,它是通过原型在肾脏代谢,而且我们的肝脏和肾脏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医生在用药时肯定已经权衡过利弊,遵嘱用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用担心药物伤肝肾的问题。
有一些患者认为西药有不良反应并只能治标,而中药则没有不良反应而且可以去根。这真是大错特错!
首先,有些中药也是有毒性的,每年药物性肝损伤中中药导致的占了很大比例。
其次,有些中药,尤其是胶囊制剂,其有效成分就是很便宜的西药降糖药。
最后,还有许多广告打着根治或者治疗糖尿病的旗号,招摇撞骗,其实这些所谓的药物根本未经过国家药监局审批,成分效用一无所知。
因此,糖友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而使用,一定要坚持正规治疗。
除了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机理各不相同。其实的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点在降糖药里真是真理。
二甲双胍是目前推荐首选的,远期获益也是最多的。但许多患者却认为二甲双胍是老药又便宜,很不相信这个药。
同时疗效强的降糖药,比如胰岛素促泌剂格列苯脲等却未必是最好的,作用强易出现低血糖、血糖波动大,长期应用也有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远期获益及其他器官的获益并不如二甲双胍,也没有二甲双胍安全。
有相当一部分糖友只监测空腹血糖,岂不知许多患者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餐后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病程持续进展,并发症便会出现。
还有许多糖友一味追求血糖达标,认为越低越好,尤其是在用胰岛素和促泌剂的患者,这样的宗旨指导下很容易出现低血糖,而后是反应性的高血糖,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低血糖对大脑的损伤或致命性的低血糖;同时波动性血糖加速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真是得不偿失。
因此,糖友监测空腹血糖的同时,应监测餐后血糖,每3到6个月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并且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我们降糖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除了血糖,还与血压、血脂、抽烟等有关,如果存在两个以上危险因素,那么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时间或程度便会大大增加。
因此,防治糖尿病并发症需要全方位无死角,改善生活方式,戒烟,兼顾血压血脂,这样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10.吃着药打着针就行,没症状不用复查
糖尿病用药的目的是把血糖尽可能的控制在达标范围,让并发症止步,而有些患者虽然承受着用药的不便却不追求用药的疗效,好像用药只是为了追求心理安慰,只要没有不适症状,就不就诊。
其实许多时候血糖轻度升高并无症状,至多会有一些乏力的感觉,但是高血糖的危害却是持续存在,相关并发症出来就比较麻烦了。
因此用药方案需要时刻调整,比如初诊断的糖尿病,血糖偏高需要胰岛素治疗,而在1-3个月中就会根据情况停用。
正确的做法是:每周都需要检测血糖,定期去医院复查,每年做一次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筛查。
忠告:饮食运动是基础,药物治疗需恰当,定期复查很重要,时刻学习不放松。
作者:康姚洁 解放军302医院内分泌科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帮我们点点“点赞”和“在看”吧,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感谢支持!
推荐阅读
01
3个小改变,可以增强运动降血糖的效果,你一定要试试
02
这6个方法不仅不能帮你降血糖,还可能会带来其他疾病,别再信了
03
这4种食材做主食,不仅升糖慢,还能改善血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