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频现"监管空白", 8月10日,卫生部就近期的“奶粉激素风波”明确“我国奶粉中不允许检出雌激素”。但由于原因复杂,仍在调查中,“性早熟儿童与特定食物或环境之间仍无联系”。
这样的回应体现了主管部门的责任,但还没有解除公众对真相的渴求。从早期的家长自行申请送检,到众多媒体的不断追问,人们迫切关注的是:某品牌高度疑似的奶粉,
到底有没有激素?是导致婴儿性早熟的“罪魁祸首”还是“帮凶”?或者说,婴儿性早熟有什么“厉害”之处?
这几天,一边是无数家长在焦急等待,一边是工商、质检、医院等部门表示“这件事不归我负责”,“没有这个检测项目”。如果说“问题奶粉”的出现再次给消费者带来恐慌,
相关部门的“答非所问”和消费者的“无从检测”,暴露了食品安全标准的软肋:在激素食品如此泛滥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时代,我们对激素的监管使用仍处于空白。
应该承认,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国内外食品安全已经进入高危期。一方面,人们的要求和标准在提高;另一方面,即使所有食品生产企业都“好”“达标”,
也完全有可能是因为一些新技术的应用,环境因素的改变,添加剂的使用,食品变成了健康杀手。这意味着,食品安全的卫士不仅要当“消防队员”,而且一发现问题就要严格监管;我们要当好“指示灯”,提高自己的预见性。
让粮食安全升级,防患于未然。
回过头来看,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很多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因为没有被列入检测项目,才耽误了最好的预防时机。所以,保证食品安全,需要监管者兢兢业业,以人为本,也需要防范严格的标准和快速反应的工具。
需要防范的制度设计。与这个时代的要求相比,我们的一些食品卫生标准是滞后的,甚至是缺失的,很多是在上个世纪“粮荒”时代制定的。即使在去年实施《食品安全法》之后,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食品安全标准还存在数量少、指标粗、缺乏风险评估依据等问题。
在这方面,一些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监管部门特别注重食品安全的可预见性和风险评估,经常对食品安全标准实施动态管理,经常增加项目和调整标准。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监管部门能够采取预防措施,
主动评估一些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在相关部门之间共享信息,构建共同防线;如果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及时将奶粉中的激素检测纳入其中,如果农业部门的激素检测手段能够及时与质监、药监部门共享,
奶粉事件中“检测无门”的现象不会发生。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是时候认真清理“监管空白”了。
摘自8月11日《人民日报》/颜屋
食品安全频现"监管空白",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食品安全频现"监管空白"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