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养生堂 美食 不一样的地方一样的风情!海口湛江这些习俗真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不一样的地方一样的风情!海口湛江这些习俗真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

万元大奖等你拿!

了解一座城,爱上一座城,

除了要知其美食,

观其美景,

深入了解其民俗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前两天我们分别整理了↓↓

海口美食VS湛江美食

海口景点VS湛江景点

回忆传送门☟☟

穿越琼州海峡的缘分!身在湛江,却恍若海口,这两地究竟有什么样的牵绊...

海口和湛江真的不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吗?不然怎么会有辣么多同款美食……

发现海口和湛江的美食、景点都很多相似之处,

辣么,两地的民俗文化是否也有同款呢?

今天,让我们来一起聊聊

琼剧(斋戏)

说到戏剧,

海南人熟悉、喜爱的莫属琼剧了。

没想,小编查阅了一下资料,

发现琼剧也和湛江徐闻有一定的渊源。

琼剧旧称“海南戏”或“土戏”,徐闻人和海南人都俗称“斋”,属南戏一支,和粤剧、潮剧、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斋戏(琼剧)是在明代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琼剧的艺术遗产丰富。从明代算起,它的历史已有350余年,比被称作国粹的京剧历史还长100多年。这种戏剧在徐闻全县各乡镇皆时常有演出,由于海南人及其后裔在徐闻众多,而且徐闻人一般都通晓海南话,所以斋戏(琼剧)又是徐闻人民最为喜爱的戏种之一。

军坡节

由于地域相近,徐闻县民俗和海南民俗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中徐闻的年俗也有海南味,比如说两地就都共有上军坡这个一样的春节节俗。这是为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也是在徐闻和海南地区相传1300多年的乡情民俗。冼夫人(513—603),是公元6世纪我国南方百越民族中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历史上第一位深得民心的英雄。她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引进种植技术,发展生产。相传南方当时境内不安,民不聊生,冼夫人出军治乱,使各地群众过上了太平日子。为纪念冼夫人,每逢她这次出征的纪念日(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海南及徐闻两地根据冼夫人当年的实际到达时间而定纪念日)都举行纪念活动。各村组织秧歌队、舞狮队,摹仿冼夫人当年出军仪式,两军对垒,起舞欢歌。这就是“军坡节”。

湛江穿令箭VS海南穿杖

湛江穿令箭

湛江穿令箭:穿令箭又称穿腮,是年例期间,湛江各地乡村巡游表演的一项汉族民俗绝技。为什么说它让人心惊呢?看过穿令箭就知道了。一支4-5斤重的大铁针,从一边腮刺入,穿过口腔在另一边刺出。穿令箭时不痛,不流血,游神完了时,把令箭拨出来,用些香灰擦在穿令箭的伤口上,伤口立刻完好如初,和平常人一样了。穿令箭习俗世代相传,而且必须是男性。

海南穿杖:穿仗是“公期”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看上去十分惊悚,但是据说“降公”的时候神会附体,穿仗的人既不会感觉到疼,也不会感觉到痛,更不会流血,这些人据说是神选中的人,叫做“神童”。据海南本地人介绍:表演穿杖之人,一定要在灵异附体的情况下,方可穿杖。

湛江拜月老VS海南拜会月娘

湛江中秋拜月老:在湛江一些沿海的村庄,也有中秋节当天拜神灵和祖先的活动,一般由家里的老人,中午时分带着烹制熟的猪肉、鸡、鸭和月饼、水果等贡品,到自家附近的庙宇或祠堂进行祭拜活动,之后把食物拿回去一家人分享,表达人们祈求健康、平安、丰衣足食、事事顺利。

海南中秋拜会月娘:在海南过中秋,除了赏月、吃月饼以外,尤以拜月娘,会嫦娥的风俗最为盛行。每当中秋这天,一家人早早吃过团圆饭后,小孩子们纷纷拿起各式各样的盆子,争先恐后的来到房前屋后的香蕉树下,透过光影斑驳的月痕,等待水面折射出的“嫦娥”出现。

水上浮针

水上浮针是中秋之夜湛江一些村庄独特、神秘、重要的民间习俗。女孩子们在这天一般都要在母亲的指导下通过浮针的方式算命,并祈求嫦娥姐姐赐予智慧和灵巧的双手。这也是海南琼北地区在中秋之夜特有的习俗。

中秋之夜,一家人赏完月、吃完月饼、聊完月话,差不多到12点月亮最圆之时,妈妈们就会带着即将成年的女孩子,首先要打出一桶清清澈的井水,再用一只干净的大碗,从还未落地的水桶里舀出一碗井水,碗要放在桌子或凳子上,不能放在地上,然后在水面上放一片薄纸,拿出一枚未用过的新缝衣针,放在纸上,纸慢慢浸湿后往下沉,针便可浮在水面上。据说能顺利完成浮针任务的女孩子在往后的一年内都会有好运气。

湛江飘色VS海南装马匹

飘色:飘色是一种融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古老的汉族传统民俗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广东。目前,依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艺术形式。在不同地区有飘色、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汉族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经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看不见的色梗支撑,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装马匹:“装马匹”是海口琼山区府城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已有上百年历史。“装马匹”巡游队伍主要由彩旗、舞狮、马匹与腰鼓四支队伍组成。“张果老”、 “吕洞宾”、“七仙女”等神话人物,“丘浚”、“海瑞”等历史人物出现在府城街头,颇具民间特色,以这种传统方式欢度元宵佳节,既为节日添欢增喜,又营造了良好的民俗活动氛围。

雷州鸭乸粽VS海南笠饭

湛江鸭乸粽

雷州鸭乸粽:湛江雷州有一种端午习俗——“五月五,提鸭乸”,指的是端午时节当地人有制作鸭乸粽的习惯。而在雷州,粽子又称为“笠”,以前每到端午节前两三天,农村里的男女老少就去野外摘回苦刺棘的叶子,撕掉叶子上的刺后洗净,缟织成“鸭母”形状,再往里面装上糯米和猪肉、腊肠、虾米等作为馅,蒸煮熟后即可食用。

有人说,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过节的时候没能买上鸭,就用把常见的粽子编成鸡、鸭的形状,寓意丰收吉祥。

也有人说,把粽子投入江里就是怕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为了更好地吸引鱼虾的注意力,故而把粽子编织成鸭子、小鸟等形状。

海南笠饭

海南笠饭:苙(lì)(海南方言读音lap)是一种海南的汉族小吃,属于米类食品,更是海南人一种情义的象征。它是用野菠萝叶或者椰子叶编织成长方形、元宝形、小鸡形(也叫鸡咕咕),造型上颇有编织艺术感。

对于海南人来说,“笠”饭是吉祥、吉利的象征,所以,海南人吃“笠”饭,不仅仅只是闰年闰月吃,女儿回家要“笠”,望父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病愈出院或者出监狱要“笠”,以求当事者不再“犯事”;做炤要“笠”,寓意家门兴旺,香火常在;入宅要“笠”,表示入宅大吉;出远门要“笠”,填饱肚子,还祈求平安;平常日子送“笠”则表一方为对方真心付出和祝福……

湛江泡药澡VS海南洗龙水

湛江泡药澡:五月端午,不论男女老幼,都用艾叶煮水洗澡,俗称“泡药澡”。洗后也不用清水冲洗,可以达到清热解毒、降火除燥的效果,也可有效预防和改善皮肤瘙痒症状;用来泡脚可以温补祛寒;用来洗头可以止痒去屑防脱发等等功效。

假日海滩20万人“洗龙水”

海南洗龙水:洗龙水,是海南最具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这天,所有人家都会像过年时一样在祖屋摆上香案祭祖,而洗龙水,相比于吃粽子、赛龙舟,更显重要,是海南本土民众所必须进行的神圣“仪式”,人们可以不吃粽子,不赛龙舟,洗龙水却是一定要进行的。现在生活节奏快,洗龙水的地点和方式可以不同,海边的人到海里洗,河边的人到河里洗,不靠河湖大海就在家中洗。在海南可以看到端午那天全家出动,海边人山人海的景象。

原来海口湛江也有这么多相似的习俗文化,

是不是对海口、湛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真让人,海口,令箭,琼剧,风情,冼夫人,徐闻,湛江,习俗,海南人,观点评论,海口,冼夫人,徐闻,湛江,海南

ZG养生堂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真让人,海口,令箭,琼剧,风情,冼夫人,徐闻,湛江,习俗,海南人,观点评论,海口,冼夫人,徐闻,湛江,海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真让人,海口,令箭,琼剧,风情,冼夫人,徐闻,湛江,习俗,海南人,观点评论,海口,冼夫人,徐闻,湛江,海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