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是我们每天餐桌上少不了的食物,尤其是夏天更是少不了它,特别是广东人天天都要煲汤,而且很讲究食材搭配,这样的汤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如果再搭配中药药材,更是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很多人以为煲汤时间越长越有营养,于是一煲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认为这样食物的营养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里。其实,这一做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研究证明,煲汤时间适度加长确实有助于营养的释放,但时间过长也会对营养成分造成一定的破坏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煲汤最科学合理呢?
首先,材料要新鲜,我们把煲汤的肉骨材料先用清水洗干净后用开水中汆一下,去除肉类的血腥味。熬汤时用陈年瓦罐效果更佳。因为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里面的原料,又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样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汤的滋味更鲜醇,原料的质地就越酥烂。
有些人喜欢在汤里放各种补品,如人参、灵芝等,这些补品煮得太久就会分解,失去补益价值,所以这种情况下,煲汤的最佳时间40分钟为宜。如果汤里要放蔬菜等易熟的东西,必须等汤煲好后再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损失。
所以,长时间煲汤后,虽然看上去汤很浓,其实随着汤中水分蒸发,也带走了丰富的营养精华。煲汤的时间不宜过长,只要里面的食物熟了,汤也就好了。也有些食物,煲汤的时间需要更短。如鱼汤,鱼肉比较细嫩,只要汤烧到发白就可以了,再继续炖营养就会被破坏。
熬汤的火候要适当,旺火烧沸后用小火慢煨,这样才能让原料内的营养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熬出的汤更加鲜美,只有小火才能使营养物质溶出得更多,而且汤色清澈,味道浓醇。
另外,放水时配水要合理,烧炖时不能加冷水,因为汤的温度发生了变化,蛋白质和脂肪就会迅速凝固,肉骨表面的空隙也会急剧收缩,不易烧烂,而且汤的味道就不够鲜美,汤色也不够清澈。正确方法是继续加开水。最后烫煲好后才放盐,这样好喝又营养的汤就出来了,而且最好在饭前喝,有益于胃肠消化和吸收。
煲汤前一般会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季节去选择药材。如春天一般用桂圆肉、淮山等暖胃的药材;夏天天热适合绿豆、薏米、红枣、赤小豆、玉竹等消火滋润的药材;秋天用百合、枸杞、莲子等药材;冬天较适合大补,如人参、灵芝等。还要看人的身体状况再搭配相应的食材,这样煲的汤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